校地合作工作是學校辦學功能的有效延伸,是辦學資源的有力補充。學校始終秉持“四個面向”戰略方針,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布局,將校地合作工作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地方發展需求為牽引,不斷探索多元化、深層次的合作模式,推動區域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地方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能。
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安徽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圍繞電磁兼容、集成電路、無人駕駛等方向,重點助推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中試基地、北航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的示范基地、地方產業急需應用人才的培訓基地,打造高端人才引育平臺、高能級共享應用平臺,構建校地合作高水平協同創新的典范。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江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開展長期穩定、重點突出的戰略合作,持續完善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擴大合作成果,共同推進江西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育科研事業繁榮發展。
202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聚焦浙江“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以及航空產業發展,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在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高能級創新平臺打造、創新成果轉化以及人才培養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遼寧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調控、引導職能和北航人才、科研、成果優勢,進一步擴大雙方的產學研協同創新與人才培養、交流合作。
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以產業需求牽引研發方向,以研發能力支撐產業發展。突出“項目支撐”,持續導入產業化項目,突出“產業聚焦”,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航空航天、醫療裝備等重點領域打造集聚發展新動能的產業創新生態。
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天津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人才交流開展合作,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主線,加強科教協同、創新協同、產業協同,共同探索服務國家戰略和學科建設的新型合作機制,凝聚智慧、匯聚人才、集聚產業,提升北航科技創新實力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提升天津創新策源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科創服務能力,共同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青島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瞄準虛擬現實、集成電路、醫工交叉、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開展合作,助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